文章轉載自獵云網 ID:ilieyun
岳義豐認為,核心的公立醫院資源還需要走出來,他們對此深信不疑。公立醫院是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的中流砥柱,大健康產業與公立醫院的有效互動意義重大,關系到未來我國大健康產業格局的深度演進發展。
此外,還存在著一個廣度的布局?;ヂ摼W醫院是一個矩陣,運行這個矩陣是很復雜的協作。醫療是一個相對低頻但相當復雜的場景,需要讓不同層級的醫療機構高效協作,快速的發揮他們的效率和優勢,能夠跟患者通過服務號、企業號、小程序形成一個龐大的產品用戶群。在提供服務的同時,還要符合醫療行業的法律合規性和信息安全的高度嚴格要求。毫無疑問,這種復雜性是普通電商或互聯網服務行業無法比擬的。
對于互聯網醫院的作用,岳義豐表示,互聯網醫院處在產業格局中間位置,希望能幫助公立醫院賦能,為醫院發展提供一個新的機會。在實現了連接之后,賦能就是互聯網最重要的價值核心。我們希望為醫生建立基于醫院平臺的IP化運營模式,讓稀缺的醫生資源向社會釋放出更多服務和價值,從而推動公立醫院的發展。
提及互聯網醫院在公立醫院的大機會,岳義豐認為這和我國的產業結構的演變息息相關。中國的大健康產業結構95%都是基于公立醫院的,而美國是不一樣的,家庭醫生和社區健康服務占據了美國整個產業的大部分。
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互聯網醫院專委會的成立,旨在促進發展安全可靠且開放的醫療健康生態圈層,推廣行業領先的互聯網+醫療健康建設經驗。根據國家最新政策,互聯網醫院有望助力醫療機構適應互聯網時代新浪潮,共建中國互聯網+醫療健康全新模式。岳義豐表示,傳統的互聯網流量運營模式對醫療行業雖然有一定借鑒意義,但無法簡單照搬。這就是國情。
感謝FUS獵云網給這么一個機會在這兒跟大家分享我們在過去幾年在公立醫院、互聯網醫院方面的探索。
首先,我們經歷了2016年底互聯網醫院叫停,再到2018年允許開辦互聯網醫院的關鍵性文件。4月28日文件出來,其中有一個詞匯允許公立醫院征掛互聯網醫院牌照。去年9月到今天,半年多時間全國批出了158家互聯網醫院的牌照。
因為有了這個文件,中國衛生信息學會、國家衛健委以及華西醫院等機構,我們迅速成立了互聯網醫院的專委會、標委會。專業委員會的主任委員是華西醫院的院長來擔任的,我本人是執行秘書長,說穿了就是比較基礎的一些活,核心就是告訴公立醫院的互聯網醫院應該怎么做。過去試點階段也開辦了很多互聯網醫院,比如好大夫,平安好醫生,還有春雨。那么公立醫院在這個產業結構當中到底起了什么作用,這個是大家最為關心的點。我們專委會無外乎有很多東西是和政策服務方面結合起來做的。簡單說,學會就是來支撐研究報告、研究行業的標準、做一些宣傳和人才培訓。這是互聯網醫院專委會的宗旨和職能的簡介。
重點跟大家講一下這個圖,今天這個市場行情是這樣子的,底層幾大廠商包括上市公司,東華、衛寧在公立醫院的號角當中他們開始往上走,也就是往應用上靠近?;ヂ摼W醫院運營商在產業核心部位,服務醫院和患者之間的關系。過去信息化只是醫院內部的信息化,在最近五年特別是微信公眾號以及微信可以說是壟斷性質。C端競爭結束以后醫院已經很清晰了,京東也拆出了京東集團融了十億美金,騰訊整個健康醫療事業部也做比較大的調整,從前幾年開始做很多的事情。BAT則是在往下走,但真正的服務永遠是跟不上的,資源全部在公立醫院,怎么賦能出去這是很大的問題。在圖的側面,公立醫院終于有了政策的支撐,現在做了很多的準備,我們的感觸非常深。過去院長跟他講互聯網醫院,他要考慮很久,現在去,醫院說你先給我建,這是很大的方向,院長不太考究或者說為什么要那么建。產業的另一個側面,包括保險、藥廠等等,對他們來講醫療大數據很重要。這就是是我們今天面臨的行業格局,各個板塊需要整合,各個產業往中間匯集。這就是為什么互聯網醫院憑什么能夠在這張圖的中間位置承上啟下或者是左右逢源,原因就在我剛才說的這三個方向。
互聯網醫院為什么在公立醫院有這么大的機會,就是因為中國的產業結構95%都是基于公立醫院的商業價值。美國是不一樣的,比如家庭社區醫生其實是主導了整個產業的一大部分,這一點一定是中國,這是為什么我們一直堅持在這個方向上做探索。待會兒重心放在后面說的場景為什么會這么做,像這樣的場景大家都看的很多了,基本上是所有醫院的標配。三年前去醫院掛號交費排隊的策略通過過去三年在醫院里面做智慧醫院、互聯網醫院得到了極大地提升。華西第二醫院從2015年開始把醫院打造成在提高醫生的效率和患者的效率,從原來人均4.5個小時減少到一個多小時。
除了在線用戶在醫院的流轉,其他的包括藥品的處方大家都非常關注的,但沒有想的那么容易。2016年10月31日藥品零加成一夜之間全部切掉15%的加成。我們在過去一年的時間里面,在華西醫院通過院辦是允許電子處方試點運用,電子處方后面可以帶動藥品和健康管理等很多的東西。但是到今天,雖然政策上互聯網醫院已經允許電子處方外流,華西四家醫院以及三十多家三甲醫院沒有一家醫院把自己的藥方剝離出來,這后面有太多的東西需要做。
我們做了兩個方向的探索,第一個方向的探索叫深度運營模式,打造基于華西公用“華醫通”APP的華西互聯網醫院。它將成為中國最典型的互聯網醫院。深度運營就是要體現華西醫院的深厚專業底蘊,在醫療的各個細分領域、產業鏈縱向上做的更厚重、更專業。在華西互聯網醫院的背后,是華西擁有自己的信息化產業公司叫做華西公用,華西醫院是它的第一大股東,這是華西醫院面向產業格局做的這么一個布局。華西公用公司是華西互聯網醫院建設、開發、運營的主體,也是當前我國互聯網醫院創新探索中以深度運營模式見長的一家實力雄厚的信息化公司。我給出這樣一個場景:我們華西醫院已經做到了這樣的水平,可以把和患者相關的檢驗、檢查分散到我們認證的、有法定資質的第三方機構實施。這樣不僅讓醫院本部減負,同時也讓患者得到華西專家更多有效治療的機會。價值鏈或業務鏈都發生了轉變以后,公立醫院自身流量是非常大的。再以華西醫院為例,華西醫院每天有1.8萬門診,華西公用做了自己的APP“華醫通”,在過去五年里。“華醫通”有一千萬以上的注冊用戶,非常驚人。
我們希望華西公用打造的華西互聯網醫院能成為中國在這個領域的標桿。今后的創新探索,我想大部分不會是技術和產品的問題,而是整個政策醫院和醫院改革中互聯網能夠賦能給公立醫院哪些機會、哪些可能性。例如,允許醫生通過線上接診尋找自己線下共享門診,并在這個過程中連接更多的產業要素、形成更多的模式。我們希望,這樣的探索把華西互聯網醫院做成典型的有專業深度、有產業深度、有服務深度的示范標桿。除了線上場景,在華西周邊也將建立互聯網醫院的線下實體。其實今天公立醫院診中這個環節我們是動不了的?;ヂ摼W醫院跟社會第三方結合,來補充診前診后互聯網醫院的深度,這就需要一個線下實體來進行有力的綜合運營管理支撐。未來,我們希望華西公用能逐步探索出通過互聯網醫院建立醫生IP和醫生的互聯網工作室,把華西醫院的深厚專業沉淀深挖下去,挖出更多的價值和亮點,去引領互聯網醫院發展的潮流和方向。
所有的合作當中我們講一個重要的點,就是我們所有的合作都跟公立醫院緊緊綁到一起的,不是像過去大家看到的90%的互聯網醫療都是和公立醫院分開的。為什么過去那么長的時間,大家看到還在裸奔,過去十年花了兩千億在互聯網醫療信息化投資,只有醫美,醫療的創業或者說投資還有一些機會,其他的都是吹泡泡。核心的公立醫院資源還沒有走出來,這一點我們深信不疑。為什么要這樣,我認為公立醫院在這個產業上就是一個事業,如何在事業基礎上做產業才是醫療創業的基本定調。
第二個布局就是廣度。其實在過去三五年,在公立醫院跟患者之間的運營我們產生了很多的服務,包括緊密跟騰訊合作。例如,騰訊云醫院解決方案服務商義幻醫療,在全國做了幾百家的醫院。他們先幫助所有公立醫院做成互聯網醫院,互聯網醫院的系統有人理解是APP,有的人理解是公眾號,它是一個矩陣,這個矩陣是很復雜的協作。華西醫院用微信企業號,輕松的讓所有醫生快速的上手。醫療是一個即時場景,它比較淺但也比較復雜。讓各類醫院快速的發揮他們的效率和優勢,建立基于小程序和微信的醫療服務生態體系非常有價值。這個生態體系我的判斷和我堅守的用戶目標是它會讓所有的公立醫院快速接手。
除了華西協和醫院他們可以建立自己的APP,大多數互聯網醫院都需要在線下場景上的結合。剛才講的義幻醫療這樣生態的合作伙伴就是這三年、五年加速殺出來的企業,我認為這樣的企業會依附在公立醫院的基礎上,但又不是你們見到的東華、東軟這樣的廠商。他們又緊緊跟上面的BAT流量合作在一起,來提供我們在面對公立醫院的基礎服務。
公立醫院一定是需要這樣一幫既有深度、又有寬度的互聯網醫院運營商,幫他們技術建設、運營管理,包括給院長出主意。我們出去感受很深,我們接觸了很多醫院,你要給整個院辦會的領導講什么是互聯網醫院,該給他做一個互聯網醫院,不是產品,這當中的經營策略、手段分別是什么,這一點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公立醫院特別關注的。公立醫院只要一沖出來,就是給中國的大健康產業開閘放水。幾萬億的價值嬗變,怎樣分析?怎樣把握?這是我們一直考慮,同時也是幫公立醫院院長考慮的問題。
我今天講到更多的是產業。過去一年兩年我們做了大量的培訓、研究,我們正在成立互聯網醫院研究院。中國的公立醫院是一個很復雜的功能體,我們的院長又是學者和研究者。公立醫院有其特殊性,同時又具有大健康產業的巨大價值?,F在,互聯網醫院的機會出現了,它已經成功的從政策、模式上鼓勵中國公立醫院開始“沖出來”,今后這個進程還會繼續下去。
- END -